5月2日Trueland消息,Facebook將在下周一開始IPO路演,并在5月16日或17日正式上市,伴隨著一消息的公布,另一個消息同時震懾了業內人人士,如日中天的谷歌和Facebook很有可能在未來5至8年內徹底消失,如果扎克伯格聽到這消息,它的心理會有什么樣的感想?據珍島了解,這是《福布斯》給出的新預測。
【老企業無法適應新趨勢被淘汰】
由于互聯網領域的新老企業之間存在根深蒂固的差異,因此當新模式出現時,老企業完全無法適應新趨勢。所以,谷歌和Facebook很有可能在未來5至8年內徹底消失。這種“徹底消失”并非指破產,而是MySpace式的消失。每誕生新一代科技企業,上一代企業似乎都難以適應新變革。
Web 1.0公司擅長聚合數據,并以門戶模式展示出來。等到Web 2.0崛起時,社交關系的魅力大增。然而,Web 1.0似乎永遠無法抓住社交網絡的精髓,因而難以充分利用用戶的背景信息。2010年以后誕生的社交企業則有著截然不同的世界觀。這些企業將手機視為他們應用的主要平臺,他們甚至從未想過推出網站。在他們看來,移動應用今后幾乎會徹底取代網站。
【Facebook八年內退場將成現實】
雖然我們不能完全預測哪些新生力量會粉墨登場,我們無法確認誰會從天而降,卻取代谷歌與Facebook等這些現在看起來的互聯網大塊頭。然而,確實,曾經的Yahoo、MySpace已經日見衰敗,曾經的諾基亞頹勢盡顯,曾經的微軟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尚處于“不三不四”的位置。
創新者的困境主要是指一些大公司在面對某些類型的市場和技術的變化時,無法保持其在各自行業中的領先地位的原因。“破壞性創新”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種行業中的任何企業都是在某種力量的支配下運行,這種可以稱為“組織性質的規律”的力量嚴格限定了一個企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當企業的管理人員完全被這些力量所控制時,他們在面臨破壞性技術時就可能把企業搞砸。
【思考國內那些企業將步其后塵】
國內有哪些企業存在這種消失的可能性?這雖然很難預測,但我們不得想到目前的騰訊、百度、新浪、搜狐、網易、盛大、人人、開心及優酷土豆等一大堆看起來還不錯的企業。
以騰訊為例,馬化騰其實早就感覺到了危險。雖然,他前段時間說騰訊許多方面不是壟斷,或者說互聯網的所謂“壟斷”不同于傳統企業的資源性壟斷,聽起來有為自己辯解的重大嫌疑,但是他確實提到了互聯網所謂壟斷存在的巨大不確定性與風險,提到不知什么時候某個應用就會被他人取代。
再看百度,雖然業務收入仍然不斷增長,仍然賺得盆滿缽滿,讓許多企業眼紅,但其在許多新領域幾乎舉步為艱,甚至除了搜索主領域外,其他的嘗試屢屢失敗。電商失敗,移動互聯網幾乎沒啥動靜,電子書見效甚微,除搜索外,只有百度知道、百度問答及百度文庫等尚有較大影響力。然而,對新趨勢的把握仍然比較遲緩。
Facebook是否已經走上末路?它能否繼續拉大與MySpace的差距?今日風光無限的Facebook今后是否會突然“失寵”?希望不會,但是現在的確存在一些隱憂,并且有可能導致Facebook的終沒落。
當然,珍島并不想給國內企業唱衰,只是希望大家居安思危,時刻想著創新,雖然現在我們很多創業模式和互聯網模式都在模仿別人,但終要想在互聯網這個圈子中站立,一定要有自己的創新和獨特的運營方式,谷歌與Facebook尚有5到8年消失的巨大可能性,那么國內互聯網企業還能整天沾沾自喜與高枕無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