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市場中,移動互聯網一躍成為時代驕子,更多業界人士把這個時代稱為“后互聯網時代”,在中國互聯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從為基礎的域名建站到整個搜索引擎演繹的變遷,一個龐大的生態鏈系統已經形成,對于創業者而言,在“后互聯網”時代,他們所遇到的是新的變化,他們將如何大展身手?珍島網絡營銷專家與您一起探討。
一、時代背景之下,創業如何進行?
“草根時代已成過去式,互聯網項目馬太效應劇增,創業進入團隊化時代”。當網絡作為時尚的代名詞在年輕一代人之間開始蔓延的時候。大家只會打開SOHU.COM的主頁,而不會移動瀏覽器的下拉條來點擊。那時的網絡生態鏈還處于門戶、主流行業網站的結構,中小站長還未興起,可供訪問的網頁有限。隨著時光的進展,各類先覺的IT從業者開始意識到其中的商機。
個人站長隨后作為見證互聯網繁榮群體的文化標志開始顯現,整個互聯網的生態鏈開始逐漸繁榮起來。有一大批草根創業者開始爆發,僅憑借一兩臺電腦,一個出租屋就能快速膨脹,穩穩賺回桶金。讓很多高學歷、海歸派羨慕不已。因為草根站長熟悉中國的草根用戶,熟悉底下各種潛規則的玩法。
但是隨著整體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各類的制度和規范已然逐漸完善。建個網站,域名需要備案了、百度的SEO也不是原先堆砌關鍵詞和瘋狂的外鏈可以快速推上去了、文章小說也不是隨便可以隨意盜取用來作為吸取用戶流量的手段了。例如原先很多用戶可能通過百度去搜索電影站,從而獲取電影資訊,但現在視頻網站的品牌已深入人心,網民不必再忍受彈窗廣告繁多而網速又很卡的小型電影站點,網民學會了選擇。這一切預示著草根創業逐步進入了尾聲。
當一個時代逐漸進入尾聲的時候必定會有一個新的時代產生來接替,接替草根創業時代的是什么?帶著這樣的疑問,一起繼續關注Trueland珍島網絡營銷專家獨家看法。
網民的使用習慣逐漸成熟和網絡法律的逐漸健全為創業進入團隊化、公司化帶來了必然趨勢,Trueland珍島網絡營銷專家認為企業創業更加需要注重以下幾點細節。
1、構建合理的股份結構,創業團隊初始的股份結構分配關乎到后期發展的生死存亡,是首要事情,初期合伙的人數在2-5人之間比較合理,同時也要能為后期的能人加入者預留激勵股份的空間;
2、建立良好的初始團隊文化,初始的團隊文化和用人是后續團隊復制的基因,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初期的基因建立了,相同氣息的創業者便能融入到團隊,不良的員工自然會混不下去,自行遠離;
3、培養良好的執行力,執行力是創業公司之劍,鋒利之劍才能在群雄涿鹿的環境下更好的生存下去;
4、團隊的協同率,在個人站長時代更多是個人的聰明和英雄主義來解決問題,而在團隊化創業的過程中,成員和成員之間的協調率非常重要,有時往往是因為某一個環節沒有解決好,而導致整體作業的耽擱,所以也考驗著創業者的管理和溝通協調能力;
5、堅持和耐心,后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已進入競爭的紅海,在團隊運營過程中比拼的是精細化運營,已不是靠一個IDEA就能爆發的年代。很多細節經過時光的堆磊后會形成結果的巨大差異,產品更需要時光來打磨,堅持和耐心在后互聯網時代尤為重要。
二、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者何處覓食?
后互聯網時代生態鏈兩極分化,Trueland珍島提醒創業者應在細分的生態鏈中覓食
歷經90年代末期及2003年左右的一波互聯網爆發和復蘇期,互聯網的巨頭已巍然屹立,在中國這個反壟斷法尚不完善和互聯網整體進化還不是很高的生態環境中,留給后期創業者的現實很殘酷。想成為QQ、百度、淘寶這樣的巨頭在可預見的將來已然是不切實際了。而且這些巨頭的產品線已開始逐漸壯大,開始向下吞噬創業者的生存空間。
后互聯網時代的生態鏈已開始向兩端發展,一端形成了互聯網的三大巨頭,幾大門戶和一些行業統領,另一端的垂直細分領域也開始日益活躍起來。垂直細分領域又有橫向基于地區性質的地方門戶和縱向基于行業性質的細分領域。而這些領域有些是巨頭沒有資源優勢的或巨頭不屑于進入,還有可能是因為巨頭的決策流程比較緩慢而還未進入的領域。后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者可以利用自身對本地資源的優勢或對細分行業服務的理解從而快速進入這些細分生態鏈,并利用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去實現成功。
在后互聯網時期的創業,更多的需要內審自身的優勢和資源。大部分創業者都是從平地甚至是洼地起步的,即使是一些大公司出來的高管創業,一旦他失去了原來的光環和資源后,在事業的進展中,可能會很不適應重新定義的角色和狀態,從而在道路上擁有更多的艱難險阻。風險投資人會告訴創業者,創業要選一個市場容量很大的領域,具有想象空間的領域,這只是符合他們投資的胃口,而對于真正創業者來說,除非你有足夠的能量和經驗,否則一旦開始,更多可能成為巨頭腳下的鋪路石。即使諸如米聊、邊鋒、飯否、中國博客網等一系列快速崛起的公司,在巨頭開始進攻后,無一不例外逐漸凋零了。
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需兼顧什么?
“網絡生態鏈迭代加速,企業價值回歸商業本質,創業應兼顧價值和盈利體系”。
互聯網的發展是一日千里,變幻莫測。中國網民還未全然適應電子購物,中國的電子商務已被資本市場炒的火熱,硬是將還是春末的電商消費市場直接拖入了深秋。風險資本的熱捧和中國本身電商消費群體增長容量的不匹配直接導致了大量的電商在賠本賺吆喝。不得不做出回歸企業價值本質的模式。從品牌開始向銷量傾斜,從銷量開始向利潤傾斜。
同時,移動互聯網目前更多還是在初春的萌芽期,雖然隨著IOS和ANDROID手機系統的普及,各領域開發團隊躍躍欲試,但移動應用開發者的年收入均偏低,其中,34.7%的開發者收入在萬元以下,1萬-5萬元的只有16.3%。如此的收入也只能勉強糊口,移動互聯網無論是從用戶的使用習慣還是用戶規模上面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縱觀十幾年的互聯網變遷,我們不難發現PC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整體生態迭代速度開始加速,新的產品出品速度開始以加速度的方式呈現,一個好的移動無線產品瞬間被湮沒在信息的海洋中。同樣,原先一個相對空白的領域可能還有幾年的空窗期,但現在基本幾個月后就會發現同業者進入。經過資本推動到一番廝殺后,企業價值開始逐漸回歸商業本質,凡客開始裁員了,樂淘開始收緊廣告預算了,京東開始要向部分消費者要快遞費了。
在這個在這樣一個行業迭代加速的后互聯網時代,項目能存活下去才是重要的。后互聯網時代,必將是一個更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也畢將是一個更加務實的時代。Trueland網絡營銷專家提醒,在創業的時候,應該問問自己幾個問題,自己的項目優勢在哪?短期之內會不會被迭代更新?如果沒有盈利,那么這個項目又能支撐多久?總之在后互聯網時代,創業方興未艾!